孩子被欺負,比教他還手,更重要的是……
當孩子被欺負沒還手時,千萬不要給孩子貼標簽,說孩子不反擊就是懦弱。
注意,實驗過程中,約 80% 的孩子在面對攻擊行為時選擇了不反擊。
這個基本數據告訴了我們一個基本的事實:大多數的孩子,面對攻擊行為的選擇都是回避與不反擊。
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處理,不知道自己該怎么辦。
有時候會聽到一些家長,埋怨和訓斥自己的孩子:
你怎么這么沒用?被搶了玩具就知道哭。
被打了打回去啊,你是個男子漢!
其實,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天生會反擊的。當然,也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愿意用暴力來解決問題。
家長遇到孩子被欺負,不要恨鐵不成鋼,要更多的去體諒孩子,幫助孩子找到更優的解決方法。
孩子被欺負
父母應該教會他這四點
在這里,我根據多年的咨詢經驗,給大家 4 個建議:
? 強化孩子的權利意識
孩子被攻擊的時候下意識退讓,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權利的界限在哪里。
父母跟孩子在平時的引導中,可以多傳遞自我權利的意識,比如你可以這樣告訴他:
玩具是你的,你有權利決定要不要給別人玩。
身體是你的,不要讓其他人隨意觸摸和侵犯。
只有讓孩子先懂得認知權利,他才能學習如何維權。
? 語言警告威懾對方
很多時候孩子之間的攻擊并不是惡意的,但被攻擊的孩子的退讓,會加劇對方的攻擊。
這時候你需要教孩子使用嚴肅警告的言語,也是能達到震懾的效果的。特別是對于 4、5 歲的孩子,讓他們知道「這個孩子不好惹」。
住手!不許你這樣!這是我的玩具!
你走開!你再推我我就生氣了!
甚至說不利索的時候,吼兩聲也可以的。
? 擇情還擊,逃跑也沒錯
如果語言威懾沒用,適時出手地反擊是可以被允許的,但要「打得過才行」,推薦的反擊的行為,就是——推。
推打人的孩子或者遠離打人的孩子,讓他停止攻擊行為。
如果打不過,逃跑也是英雄,保護自己才是重要的。
? 求助大人
實驗當中,有效停止被欺負的行為除了有效反擊外,借助外力幫忙也是很有用的。
你可以教孩子及時求助,求助老師求助父母,或者對方孩子的家長,都可以。
家長可以在家里進行場景模擬,通過玩游戲或者繪本閱讀的方式,和孩子反復練習,在這個過程中教他面對攻擊時應該怎么做。
如果孩子處理得好,父母記得要給孩子進行稱贊或獎勵哦。
孩子都會有被欺負的時候,學會怎么處理也不是立竿見影的。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,千萬不要去斥責孩子,我們要理解孩子,安撫孩子的情緒。
讓孩子知道,你被欺負了,不是你的錯。
被欺負也別怕!爸爸 / 媽媽和你是一頭的!
廣西南寧月嫂就找廣西凰莊家庭服務有限公司。
0771-5380031
廣西南寧市青秀區匯春路6號壯圓大廈19樓
微信:H18177169328,hz85517